10月11日,山東省(sheng)政(zheng)府新(xin)聞辦(ban)舉行“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xin)聞發布會濱州(zhou)專(zhuan)場,圍繞(rao)“智者智城 富(fu)強(qiang)濱州(zhou)”主題介紹有(you)關情況(kuang)。
濱州正在推進“雙型(xing)”城市(shi)建設。發布會上,濱州市(shi)委(wei)副書(shu)記、市(shi)長宋永祥介紹,濱州的“雙型(xing)”城市(shi)建設,一(yi)個是(shi)產教融合型(xing),一(yi)個是(shi)實業創新型(xing)。
“產教不融合、實業不創新,濱州發展就沒有未來,為什么這么說呢?濱州目前有5大優勢產業,也就是高端鋁業、精細化工、智能紡織、食品加工、畜牧水產,這5大優勢產業,去年的營收已經達到了10234億元,是經過幾十年的積累才形成這么大的產能,而這個產能在過去更多的是傳統動能,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那么,怎么才能從傳統動能走向新動能?這就需要產教融合、實業創新。”宋永祥解釋說,只有通過產教融合、實業創新這樣一個路子,才能使傳統動能走向新動能,才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這就是濱州市實施“雙型”城市建設的原因。
近幾年來,濱州“雙型”城市建設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產教深度融合,全市現在有22所中職院校,提出來的理念是“入學即入崗、畢業即就業、專業即產業”,把產業發展和職業教育深度融合,現在已經有367家企業與這22所中職院校開展了校企合作,出了成果就可以轉化。
第二,平臺不斷壯大,比如,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從提出到建成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現在發展勢頭很好,八大中心全部投入使用,這為全市企業創新提供了一個大平臺,在這里,能夠實現人力資源招聘,能夠實現設備共享,能夠實現創新設計,像這樣的平臺,政府牽頭在做,企業牽頭在做,社會力量也牽頭在做,“五院十校N基地”的全域創新格局就更加完善了。
第三,成(cheng)果(guo)加(jia)速(su)轉化,比如,魏橋國科(ke)研究院(yuan)與13家“中科(ke)系”院(yuan)所開展了(le)合作,超高精細光刻膠、激光選(xuan)通成(cheng)像(xiang)等重(zhong)大攻關項目(mu)都(dou)實現了(le)轉化落(luo)地,正是在這(zhe)些重(zhong)大科(ke)創成(cheng)果(guo)的引(yin)領帶動(dong)下,今(jin)年(nian)1-8月份,全市“四新(xin)”投資增長17.4%,戰(zhan)略(lve)性新(xin)興產業增長23.9%,高質(zhi)量發(fa)展的動(dong)力更加(jia)充足了(l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