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解讀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精準扶貧“成績單”及有關政策。截至目前,山東貧困人口已累計轉移就業30.2萬人,通過轉移就業實現貧困人口脫貧約62萬人。
面向就近就業的貧困人口,我省實施“就業扶貧車間”一次性獎補政策。精準對接就地就業的貧困人口,全省累計建成“就業扶貧車間”5771個,吸納9.6萬貧困人口就業,年勞務增收約7000萬元,99家企業入選全國就業扶貧基地,數量居全國首位。
在創業扶貧方面,設立5.1億元的創業扶貧擔保資金。對符合條件的自主創業農村貧困人口,提供最高額度不超過3萬元的“免反擔保、免抵押”創業扶貧擔保貸款,按規定給予全額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單位,提供最高額度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扶貧擔保貸款,按規定給予貼息。
數據顯示,截至前三季度,全省累計為符合條件62.6萬名貧困人口代繳居民養老保險費,將238.3萬貧困人口納入居民醫保保障范圍。
截至目前,山東貧(pin)(pin)困(kun)(kun)(kun)人口已累(lei)計轉(zhuan)移就(jiu)業(ye)30.2萬人,通過轉(zhuan)移就(jiu)業(ye)實(shi)現貧(pin)(pin)困(kun)(kun)(kun)人口脫貧(pin)(pin)約62萬人,占(zhan)貧(pin)(pin)困(kun)(kun)(kun)人口總(zong)數(shu)(242萬)的26%,貧(pin)(pin)困(kun)(kun)(kun)家(jia)庭(ting)經(jing)營收入和(he)工(gong)資性收入已占(zhan)人均純收入的51.7%,就(jiu)業(ye)脫貧(pin)(pin)成效(xiao)顯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