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平均7個月就離職 職場新生代何以說走就走?
齊魯人才網 . 2019-08-13發布

近日,一則關于“95后平均7個月就離職”的調查報告引來網友熱議。近年來,隨著90后甚至95后步入社會,在這些職場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離職的案例似乎越來越多。

  “說走(zou)就走(zou)”的背后(hou),是源于他(ta)們(men)(men)的草率沖動(dong)或個性使然(ran),還(huan)是,因為年輕(qing)給予了他(ta)們(men)(men)更充足的勇(yong)氣,更多(duo)元的選擇?

  事與愿違

  ——“工作不是我當初想的樣子”

  “其(qi)實誰也(ye)不想(xiang)這樣跳來(lai)跳去(qu)的(de),真的(de)很累(lei),但如(ru)果內心對(dui)自己對(dui)未(wei)來(lai)還有一小(xiao)點期(qi)許,就會不斷去(qu)尋找自己想(xiang)做的(de)。”去(qu)年7月畢(bi)業于西安外國語大(da)學(xue)的(de)郭霞說。

  1994年出(chu)生的她,本科(ke)畢業不到(dao)一年就已經“閃辭”了五(wu)次。

  郭霞大學(xue)畢(bi)業(ye)后通過校招進入(ru)西安(an)的(de)一家(jia)(jia)人(ren)(ren)力資源公司(si),初入(ru)職場,她(ta)很快發(fa)現這家(jia)(jia)公司(si)并(bing)沒(mei)有當初面(mian)試時介(jie)紹的(de)那么(me)美好,每(mei)天加班到(dao)深夜,還要學(xue)會(hui)和(he)不同(tong)的(de)人(ren)(ren)相處,她(ta)感(gan)到(dao)很失落,沒(mei)干多久就決定辭職。

  之后她(ta)在西安找(zhao)了三份工作,不(bu)過,總是堅持不(bu)久就辭職。今(jin)年(nian)6月(yue)初,郭霞(xia)坐上了去往杭州的火車,她(ta)想在那里尋找(zhao)滿意的工作,盡管(guan)這個決(jue)定遭到(dao)家里人反對。

  到(dao)了(le)杭(hang)州,她曾在(zai)一天內(nei)參(can)加了(le)四個公(gong)司(si)(si)的(de)(de)面(mian)試(shi),奔波求職,她最后(hou)選(xuan)定了(le)一家互(hu)聯網公(gong)司(si)(si),但(dan)也(ye)只(zhi)在(zai)那里工作了(le)兩(liang)周。如今(jin),郭(guo)霞在(zai)一家民(min)宿做新媒體編輯,這已是她畢業之后(hou)的(de)(de)第六份工作。

  與郭霞(xia)一樣,因工作“事(shi)與愿違”而辭(ci)職的(de)還有李(li)琦(qi)。去年6月,李(li)琦(qi)畢業(ye)于上海的(de)華東理工大學,24歲的(de)她(ta)(ta),在畢業(ye)后(hou)的(de)第三(san)個月,她(ta)(ta)就有了第一次(ci)辭(ci)職經歷。

  “天天加(jia)班,太(tai)辛苦了,招我(wo)進(jin)去是(shi)(shi)頂替別的崗位,這些(xie)我(wo)之前都(dou)不知道(dao)。”李琦說,面試(shi)的時候感覺公(gong)司挺好(hao),可是(shi)(shi)進(jin)來發現實(shi)際工(gong)作(zuo)完全是(shi)(shi)另一(yi)番(fan)模樣。

關于薪資

  ——“工資太低了,不夠養活自己”

  95年的(de)許(xu)娜在工(gong)作的(de)第(di)四(si)天就閃辭了,原因是工(gong)資低(di)。

  去年7月在黑龍江一所大(da)學本科畢業的(de)她,因為考研(yan)失利(li)無奈踏上求職(zhi)路,7月初(chu)她在北京的(de)一家保險(xian)公司入(ru)職(zhi),工作僅四天,她就辭職(zhi)了。

  “工作很累,還沒有底薪(xin),薪(xin)水低(di)的可憐。”許娜說。

  辭職后,許娜(na)一直蝸居在一家小旅館,8個人一間房,她交(jiao)了一個月房租,打算工作(zuo)穩定(ding)再租房。對于住處(chu),她沒什么要求,覺得(de)如今的上下(xia)鋪生活和大學宿舍差(cha)不多。

  看起來像個假(jia)小(xiao)子的許娜對自己未來的職(zhi)場之路很樂觀,她(ta)說,北京那(nei)么大,肯定能找到適合(he)自己的工(gong)作。

  沖動

  ——“離家太遠了,就辭了”

  1994年出生的(de)張(zhang)藝,去年在(zai)(zai)山(shan)東(dong)一所(suo)大學(xue)畢業后直接(jie)去了廣州(zhou)一家(jia)報社工作,今(jin)年3月提(ti)出辭(ci)職(zhi)。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自己是(shi)河北人,父母希望(wang)她以后能在(zai)(zai)北方工作。

  “主(zhu)要(yao)是離家太遠了(le),就辭了(le),還有就是覺得生活(huo)作息(xi)不規律。”張(zhang)藝解釋,因為在報(bao)社上班,作息(xi)很不規律,會熬夜,所以感(gan)覺還是不太行。

  今年(nian)5月(yue)份,張藝到(dao)北京找(zhao)(zhao)(zhao)工作,換了一個大(da)城市(shi),她坦(tan)言(yan)剛開始(shi)找(zhao)(zhao)(zhao)工作確實很(hen)困(kun)難(nan),似乎一直都找(zhao)(zhao)(zhao)不(bu)到(dao)自己(ji)喜歡的(de),“當初也想過(guo)隨便找(zhao)(zhao)(zhao)一個先上著班,但還是過(guo)不(bu)了心(xin)里那一關(guan)”。

  在北京求職期(qi)間(jian),張藝一(yi)(yi)邊找工作一(yi)(yi)邊租房,那是她感覺最艱難的(de)時期(qi),如(ru)今(jin)張藝有了一(yi)(yi)份(fen)還算滿意(yi)的(de)工作。“這(zhe)次的(de)工作離家(jia)近,感覺會一(yi)(yi)直做下(xia)去。”

  數據:大學生畢業半年內平均離職率超過30%

  如今,大學畢(bi)(bi)業(ye)生短時(shi)間(jian)內的(de)頻繁跳槽已不(bu)是個例。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研究院2018年(nian)的(de)調查報(bao)告(gao)顯示,2017屆(jie)中國大學畢(bi)(bi)業(ye)生畢(bi)(bi)業(ye)半年(nian)內的(de)離職率為33%,與2016屆(jie)(34%)基本持平。

  這其中,本科和高職(zhi)高專畢業半(ban)年(nian)內的離職(zhi)率(lv)分別為23%、42%。在本科院(yuan)校(xiao)(xiao)中,“雙一流”院(yuan)校(xiao)(xiao)畢業生離職(zhi)率(lv)為13%,非“雙一流”院(yuan)校(xiao)(xiao)畢業生離職(zhi)率(lv)為25%。

  麥(mai)可(ke)思研究院今年發(fa)布(bu)的《中國大學生(sheng)就業報(bao)告》也指出,2017屆本科畢(bi)業生(sheng)在半年內離職(zhi)(zhi)的人(ren)群有98%發(fa)生(sheng)過(guo)主動離職(zhi)(zhi),主動離職(zhi)(zhi)的主要原因是“個(ge)人(ren)發(fa)展空間不夠”(48%)、“薪(xin)資福利(li)偏(pian)低”(42%)。

  反思:這樣的離職理性嗎?

  在記者的采訪過程中(zhong),部(bu)(bu)分(fen)受訪者表示,每(mei)次(ci)辭職都(dou)是經過一番考慮,不過,也有部(bu)(bu)分(fen)受訪者表示,找工作時不夠嚴謹,盲目(mu)聽(ting)從(cong),導致頻繁換工作。

  “公(gong)(gong)司(si)錄用時(shi)會(hui)看之前的工作(zuo)經驗,如果在職(zhi)時(shi)間太短,會(hui)影響(xiang)他獲得下(xia)一(yi)份工作(zuo)。”在北京一(yi)家傳媒公(gong)(gong)司(si)做(zuo)人力資(zi)源工作(zuo)的姚女士對(dui)記者說,對(dui)于剛(gang)入職(zhi)的大(da)學(xue)生來說,對(dui)于求職(zhi)與辭職(zhi),都要謹慎對(dui)待。

  “既然是離職(zhi),就(jiu)必(bi)須慎重考慮。求(qiu)職(zhi)或者離職(zhi),大(da)部分(fen)人(ren)應該都是是經過考慮的,不滿意了,換工(gong)作,這是時代的進步,也是勞(lao)動(dong)力市場靈活(huo)的表(biao)現。”中國社會(hui)科學院(yuan)人(ren)口與(yu)勞(lao)動(dong)經濟研(yan)究所研(yan)究員(yuan)張(zhang)車偉表(biao)示。

  對于職場新(xin)人越發頻繁跳槽(cao)的(de)現(xian)象,近期,有調查(cha)數(shu)據給出(chu)這(zhe)樣的(de)總結:70后的(de)第一份工(gong)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后則(ze)是(shi)3年半,到(dao)90后驟降到(dao)19個月(yue),95后更是(shi)僅僅在職7個月(yue)就選(xuan)擇辭職。

  “大(da)學(xue)(xue)生不(bu)夠了解自己,職業規(gui)劃(hua)不(bu)清(qing)晰。加之部分企業一直(zhi)用低工資聘(pin)用畢業生沒有(you)一定的工資增長機制,必然是留不(bu)住人的。”中(zhong)國教育科學(xue)(xue)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

  此外,儲朝暉也指出,如今(jin),部分(fen)高(gao)(gao)校片面追(zhui)求就(jiu)業(ye)率,學生迫于壓力,往往會(hui)選擇隨(sui)便就(jiu)業(ye),這(zhe)也是造(zao)成當前大學畢(bi)業(ye)生高(gao)(gao)離(li)職率的一個原因。

  對于改變當前(qian)大學(xue)畢業(ye)(ye)生高離職率的現象,張車偉表示,高校應加強大學(xue)生職業(ye)(ye)規(gui)劃課程(cheng)培訓和就(jiu)業(ye)(ye)指導(dao)。

  “對(dui)于離職,在(zai)沒有找(zhao)到(dao)契合自身(shen)喜好的工作,可(ke)以(yi)不(bu)斷跳槽去尋找(zhao),去試錯,但不(bu)可(ke)過分頻繁。一旦找(zhao)到(dao)自己滿意(yi)的工作,應持之以(yi)恒(heng),積累工作經(jing)驗,理性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張車(che)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