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濟(ji)南市就業(ye)工作(zuo)會議召開(kai),安排(pai)部署2020年工作(zuo),其(qi)中明確(que),堅(jian)持(chi)穩中求進工作(zuo)總基調,把穩就業(ye)作(zuo)為重(zhong)(zhong)大政(zheng)治責任,多(duo)措并(bing)舉、供需(xu)發力,突出(chu)重(zhong)(zhong)點、兜牢(lao)底線(xian),守正創新、攻堅(jian)克難,著力推進更(geng)充分和更(geng)高質量就業(ye),確(que)保實現城鎮新增就業(ye)15萬人以上(shang),城鎮登記(ji)失業(ye)率控制(zhi)在(zai)3%以內,保持(chi)就業(ye)局(ju)勢總體穩定(ding)。
以政(zheng)策(ce)(ce)落實為支撐,充分(fen)發揮(hui)政(zheng)策(ce)(ce)穩就業實效。堅持穩崗位、擴崗位并重,在利用穩崗政策穩定現有崗位存量的同時,重點加強對現代服務業、中小微企業、新興就業業態的政策支持,挖掘吸納就業潛力。扎實推進就業政策落實落地,最大限度釋放政策效能。
以強(qiang)化引(yin)領為手段(duan),深(shen)入推進(jin)創業(ye)帶動就業(ye)。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高、申請條件降低和一次性創業補貼享受門檻降低的政策優勢,減輕創業成本。厚植創業載體,探索建立公共“雙創”孵化基地,評審和認定一批高質量的創業孵化平臺。探索建設返鄉創業園、農村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服務站等農民工創業服務載體,助力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四進四送四建”“創業大賽”等創業服務活動,營造“雙創”氛圍。
以(yi)幫扶助推為載體,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di)線。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等計劃,深化“選擇濟南共贏未來”高校畢業生就業行動等系列活動。引導困難人員多渠道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大力開展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加強零工市場建設,促進農村勞動力從一產向二三產業轉移。
以擴(kuo)容提質為重點,大力(li)開展職業技能培訓(xun)。擴大培訓項目,提升全體勞動者技能素質和創業能力。完善開放性培訓機制,推進全員終身制培訓。進一步強化“三庫一平臺”建設,加強培訓監管。完善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專項能力考核、培訓合格證書相互補充的多元評價機制。
以鞏固提升為重心,打好打贏就業扶貧攻堅戰。推進就業扶貧車間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創建就業扶貧基地。積極開展“就業扶貧行動招聘會”“黃河灘區遷建人員招聘會”等專場扶貧招聘活動,促進人崗對接。深化東西部勞務扶貧協作,抓好來濟務工貧困勞動力跟蹤服務和穩崗工作,確保完成對口協作任務。
以促進市民化為目(mu)標,著力提升農(nong)民工服務水平。繼續完善農民工綜合服務平臺和網上服務(維權)服務平臺功能,推進設立農民工勞動爭議簡易仲裁庭。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新時代農民工工作加強城鎮化建設的實施意見》。統籌做好農民工就業創業、隨遷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和就醫等工作。
以“一次辦好”為標準,加快推(tui)進(jin)智慧就業建設(she)。加大減事項、減材料、減時限力度,推行“一鏈辦理”。融合線上信息系統和線下窗口服務,實現業務全過程“不見面”辦理。加快一網通辦,推進電子簽章、電子檔案系統與業務系統深度融合,不斷擴大秒辦、不見面辦理事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