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高效、就業寬廣、教育暖心…… 幸福的城市,濟南
齊魯人才網 . 2022-01-07發布

11.jpg

69歲的市民賈女士,近日成了市中區舜玉北區一家快餐店的常客。在這里,她只需花10元錢就可享受到原價15元的午餐套餐。據悉,我市明年將投資1.6億元加大老年食堂的建設力度,并探索移動車進社區專為老年人送餐。
  喜愛看書的市民劉靜擁有天橋區和濟南市圖書館的借書證,她說:“有時候想要借閱的熱門圖書在一個館無法一次借全。自從實行通借通還后,一張證就夠了,特別方便。”
  市民切身“小感受”之變,是城市高品質生活背后一盤棋的“大變化”使然。而在濟南不斷提升城市能級的過程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越來越多市民的心房里升溫蔓延。
  “十四五”期間,濟南將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有效擴大多領域、多層次公共服務供給,扎實辦好民生實事,推動共同富裕,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傾力構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辦事更高效、就業更寬廣、教育更暖心、保障更全面、往來更暢通……“十四五”的濟南將賦予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更易感知、更觸手可及的內涵,讓城市每個“細胞”都活起來。
  增加收入、穩定就業

  打造更扎實的高品質生活

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是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據統計,2020年前三季度,我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44元,增長2.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4元,增長3.8%。
  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我市將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穩步提升最低工資標準,著力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同時,拓寬居民收入增長渠道,落實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
  就業,一頭牽著千家萬戶,一頭連著發展大局。就業穩,則心定、家寧、國安。濟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始終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目標,穩就業、促就業已成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到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每年都保持在18.9萬人以上。截至目前,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累計超過91萬人,超額完成“十三五”城鎮新增就業累計50萬人的目標任務。
  就業穩,人們的經濟收入、醫療衛生、居住條件、子女教育等才有保障,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獲得滿足。就業穩,人們的消費能力保持穩定,內需市場不斷釋放潛力,經濟社會才能得以持續健康發展。“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健全多渠道靈活就業保障制度,推動產業、企業、創業、就業聯動,支持和規范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擴大公益性崗位,幫扶殘疾人就業,實施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穩定的工作與收入是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才能把人民至上理念刻在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之中。
  學有優教、老有頤養

  建立更暖心的高品質生活

幼有善育、學有優教、老有頤養、住有宜居是每個家庭的幸福追求。
  為讓老百姓真正得實惠,讓每一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自2017年以來,全市已完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516所,建設量領跑全省、領先全國。近年來,濟南基礎教育聚焦均衡、優質,打出高質量發展“組合拳”,努力實現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和集團化辦學,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攜手共進,辦好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全市義務教育集團化建設率達85.2%,基本實現了“新建校辦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強一所、城郊校抓一點帶一片”的發展目標。
  全會提出,“全面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覆蓋面。著眼城市人口持續增長,多途徑增加義務教育學位供給,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辦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與此同時,我市將支持駐濟高校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加快向國家“雙一流”邁進,支持長清大學城、章丘大學城創新發展,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在教育方面,我市聚焦留守兒童,通過部門聯動呵護孩子健康成長;關注困境兒童,以多種渠道幫助減輕家庭負擔;讓更多孩子幸福“起跑”,學前教育資源總量持續擴大……
  在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方面,我市將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兜底性養老服務設施,增加普惠養老服務床位;多渠道增加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加快基礎設施適老化改造,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建設老年友好社區,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大力營造尊老敬老養老愛老的社會氛圍。
  包容、友善、公益,這是刻在文明古城文化里不可或缺的根基,更是融進濟南人骨子里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
  完善保障、擁抱健康

  鑄就更精致的高品質生活

家住平陰縣的馬國鵬(化名)激動地說:“自從納入農村低保后,真實地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溫暖,一下解決了整個家庭的溫飽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市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累計投入631.76億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保持“十六連漲”,對城鄉低保、“五保”進行兜底救助,居民基礎養老金、基本公共衛生、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補助標準連年提高,低保困難老年人生活補助的覆蓋面由80周歲以上調整到60周歲以上。
  在減輕城鄉居民就醫負擔方面,醫療衛生投入374.87億元,支持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實施職工、居民大病保險和大額醫療救助政策。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財政撥付17.56億元用于疫情防控。
  要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就需要全面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確保百姓的健康、安全、保障“無死角”“無遺漏”。
  未來,我市將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推進社保轉移接續,健全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籌資和待遇調整機制,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落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加強醫保基金管理,創新醫保支付方式,推進醫保服務城鄉全覆蓋,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設施,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特殊群體社會福利制度;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使各類困難群眾在遇到困難時都能及時得到相應救助。
  日前,市民陳女士在市第一人民醫院用電子健康卡體驗了“無卡就醫”,在手機上完成了就醫全流程。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三五”以來,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引領下,濟南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無論面對疫情考驗,還是著力強化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制度供給、服務優化和能力提升,始終從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期盼出發,不斷加快“康養濟南”建設步伐,居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加快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實施健康濟南行動,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滿足多層次需求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向新城區延伸,強化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建設健康濟南共建共享平臺,加快完善山東互聯網醫保大健康平臺運營模式,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行動,打造“互聯網+醫療+醫保+醫藥+醫養”綜合保障服務體系。
  “我想象中幸福的城市就是現在的濟南。”網友“大明湖畔”的話,道出了眾多在濟南生活的人的心聲。
  我們也有理(li)由堅信,“十四五”時期(qi),在一系列打(da)造高品質生活的措(cuo)施下,濟南(nan)將努力讓城市改革(ge)發(fa)展(zhan)成果轉化(hua)為人(ren)人(ren)可(ke)感可(ke)及、普遍受益的社(she)會(hui)認同(tong),會(hui)變得更(geng)有煙火氣、更(geng)溫暖、更(geng)幸福,也更(geng)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