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十二五期間最低工資標準年增13%以上
齊魯人才網 . 2012-11-07發(fa)布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日前發布,確定山東在“十二五”期間將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萬人,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支付比例將分別達到75%、70%。

  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今后5年,我省將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600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5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將控制在4%以內。

  城鎮職工、居民基本醫療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70%。“十二五”期間,社會保險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在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支付比例將分別達到75%、70%。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將達到5683萬人,覆蓋60%以上人口。

  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十二五”期間,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水平決定和調整機制不斷完善。職工工資水平合理較快增長,遏制并逐步縮小不合理的工資差距。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絕大多數地區最低工資標準達到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40%以上。

  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今年5年,各類企業將全面實施勞動合同制度,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和集體合同簽訂率均達到90%。

  山東投入3000萬元整合農業創新團隊

  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已累計投入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建設資金3000萬元,整合全省農業科技資源,進一步密切科技與產業的互動對接,促進農業科技發展。

  去年,省農業廳、財政廳聯合啟動實施了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創新團隊建設工程,打破現有體制,有效實現科技資源的整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建立,改變了政府投入以招標、競爭性立項的傳統項目管理模式,采用課題來自生產實踐、政府參與研究意見的做法,把競爭性立項轉變為政府給予保障性投入,科技人員密切聯系產業,形成了具有公益性職能的長期、穩定的創新團隊,為政府決策、產業發展服務。

  據省財政廳教科文處相關人士介紹,為加強成果評價,省財政廳還建立了績效機制,逐步改變過去重論文、重成果的評價辦法,加大產業需求、技術使用者對技術成果評價的權重,充分發揮市場需求對技術創新的強大拉動和最終鑒定作用。

  截至目前,省財政已先后啟動玉米、蔬菜、水果、小麥、花生、生豬等6個農產品的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共設置首席專家6名、崗位專家61名、綜合試驗站30個,建設依托單位涉及省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和各市農科院(所)、龍頭企業等30多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