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職場:辦公室社交方言要得不?
齊魯人才網 . 2012-11-11發布
    最近,武漢一家小型民營企業向員工頒布“禁講方言令”,規定“講一句武漢話,罰款10元”,立即引起網絡熱議。有人說,大家都是本地人,辦公室里講講方言到底怎么了?犯得著這么上綱上線嗎?

  說句方言就罰錢,可能確實過了點兒,但公司出了這么狠的招兒,估計也是忍無可忍了——辦公室里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方言,你方唱罷我登場;員工接電話不興講普通話,公司對外形象大打折扣;本地同事形成方言小圈子,外地同事費盡全力無法融入……這些問題豈是十塊錢能解決的?

  若論中國最受職場人青睞的城市,無非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這些發達城市充滿了激烈競爭和無數年輕人的夢想,但不會說普通話的外來打拼者卻很難獲得一席之地。順著現在的風氣,光會說普通話和外語還不足以打入“敵人”的心臟,外地人還得掌握一門“第四語言”才能暢通無阻,這不是為難人嗎?

  一位原來在世界500強工作的女白領,被滬上某企業高薪挖過去做項目經理,沒想到才干了三天就提出辭職,理由是:辦公室三分之二的人都喜歡用上海話嘀嘀咕咕,中午吃飯時更是“處處鳥語花香”,這是她來公司之前從未想到的語言障礙。她不想把業余時間花在參加上海話培訓班,所以只好選擇換一個環境重新開始。

  當然,有人也許會說女白領的眼界還不夠開闊,如果她是在廣州打拼,很可能會被老板強制要求在半年時間內學會粵語,否則您就別想混了。我也有幸認得一位搞銷售的方言達人,和北京人侃京片子,跟上海人來幾句滬上Rap,同四川人討論桑格格書里的安逸,遇到陜西人索性來一句額滴神啊。人家這么做是出于工作需要,為的是在人際交往中迅速拉近地域距離,營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平時在辦公室里組織開會,這位達人絕對是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跟播音員似的。

  事實上,用普通話溝通本來就是對其他同事的尊重,如果兩個同事在辦公室堅持用方言交流,旁人難免會一頭霧水,甚至琢磨他們是否在說些不可告人的事兒。更有人說,在辦公室大聲講方言的人,自己可能覺得很酷很巴適,卻不知別人看你很拽很土鱉。

  方言本無錯,對方言進行保護甚至申遺都是好事兒,地方電視臺播些方言類節目也挺有意思的。但是,無論哪個派系的方言有多好聽,職場都不是自家的后花園,如果一家公司抱有走向全國、走向國際的宏圖大愿,那么從一開始就要讓員工明白一件事——為了公司,最好閉上方言嘴。

  如果員工堅持說方言呢?罰款真的是最后法寶嗎?我看也不見得。古語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見要管住別人的嘴是很難的一件事。與其強制禁講方言,不如在辦公區域設立一個方言角,一個外語角,大家愿意去哪個就去哪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