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大學生放棄年薪十萬工作 辭職種白菜
齊魯人才網 . 2012-11-11發布
    辭職、跳槽在現代職場是很普通的事情,然而辭掉年薪近十萬元的工作去種地,對于青島大學畢業生來說卻需要極大的勇氣。劉振便是這樣一個大膽的人。去年他辭掉了工作,賣掉了辛辛苦苦買下的房子,與大學倆舍友一起來到膠州,從承包200多畝荒地開始,干起了自己喜愛的事業——種植膠州大白菜,如今第一茬“膠白”已經長成。看著長勢喜人的大白菜,哥仨有了新的打算,想捐出1萬棵白菜,向需要的困難人群免費發放。

  大學舍友合伙種白菜

  11月8日上午9時,記者驅車趕往膠州市洋河鎮南官莊村,想去劉振的白菜地里看看。南官莊村全村只有127戶共計430人,村里經濟比較落后,除了種地外,村民沒有更多的收入來源,因此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打工。雖然并不是很富裕,但南官莊村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不僅三面朝著膠州的水源地山洲水庫,而且背靠著小山,劉振的新源山洲藍莓專業合作社就選在這樣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地方。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在白菜地里找到了正在檢查白菜長勢的劉振,雖然“貴為”合作社的理事,劉振還是要每天下地檢查自己的“寶貝”。采訪中,作為魯東大學青島校友會成員的劉振告訴記者,這個合作社是他跟大學的兩位舍友去年合作開辦的,而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也是看中了這里水源充沛,而且沒有污染,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們打算種藍莓,后來又多開墾出來60畝地,今年種起了膠州大白菜,三個人成了快樂的農夫,也圓了大學時的一個夢想,“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就經常開玩笑,說以后去農村找塊地種,過隱士般的生活,沒想到現在居然實現了,這也多虧了魯東大學青島校友會的校友幫忙。”
@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
  賣掉房子租地當農夫

  站在綠油油的白菜地里向四周望去,三面全是波光粼粼的水庫,另一面則是生機盎然的小山,處在這樣一塊“風水寶地”中,看著綠油油的農作物,不能不叫人神清氣爽。在這樣一片菜地里工作也令劉振非常享受,然而做出現在的決定卻讓劉振猶豫了很長一段時間。

  劉振2004年從魯東大學畢業,原本可以去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但生性愛動的他不甘寂寞,最后辭職去了一家公司做銷售,經過幾年的積累,2010年,他已經成了銷售經理,年薪近十萬元,但一心想做農業的他毅然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把所有積蓄投入到了膠州大白菜的種植上。“當時就是想種地,正好以前倆舍友也有這個想法,一拍即合就干了。可能是因為我家就在農村,從小就對土地有感情吧。”

  劉振告訴記者,做農業尤其是像他們這種高效生態農業,前期的投入非常大,當時也很難融資,啟動資金只能由他們仨人一起湊,無奈之下他甚至把自己的房子賣了才湊齊了資金,成立了合作社。

  一車車土墊出新田地

  記者在劉振的菜地里看到,60畝白菜地全部長滿了喜人的膠州大白菜,最小的有十幾斤重,最大的有20多斤重。即使是種了幾十年的當地老農,也認為這些白菜是“好貨”。然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劉振租種的土地是南官莊村有名的荒地,由于地里有很多石頭,雖然緊靠水源地,但這片地一直荒廢著沒人愿耕種,直到劉振選了這塊地以后這段歷史才結束。

  劉振告訴記者,他們一共承包了村里260畝地,全部是無人耕種的荒地,“一開始我們只開辟了20多畝地種植藍莓,今年又開辟了60畝地種上了膠州大白菜。”

  “這塊地是在山坡上,沒有路,大的車輛進不來,我們就自己買了手扶拖拉機一車車往這兒運土。”劉振告訴記者,最后這60畝地都被蓋上了一層30厘米-50厘米厚的新土,由原來的荒地變成了如今肥沃的菜地。
@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
  給村里安上灌溉設施

  在菜地里轉了一圈,記者看到,每塊地頭前都有一個新安裝的水龍頭,擰開水龍頭,用來澆地的水就噴涌而出,這些灌溉設施是劉振他們花了半年的時間、投資30萬元,給村里安上的水利設施,“白菜是需要勤澆水的東西,所以我們就自己鋪設了灌溉系統,建了一個小水站,用來澆水。”劉振告訴記者,雖然打造這些水利設施花了不少錢,但并沒有白花。

  “地里的白菜都長得非常好,誰看了誰說好,為啥?除了水好土好外,與澆水澆得勤也有很大的關系。”劉振告訴記者,從今年8月份開始種植以來,三個月的時間,不算下雨天,他們一共給菜地澆了6遍水,“而且我們這種灌溉設施比農村用的土法子要省很多水,下一步,等資金寬裕了我們準備再換成滴灌系統,這樣會更省水。”

  劉振告訴記者,由于他們是按照無公害蔬菜的標準來種植,最后要通過膠州大白菜協會的檢測,才能對外銷售,因此在白菜生長過程中不能使用任何農藥,“平時我們會雇村里的村民,一棵白菜一棵白菜地抓蟲子,而且手工拔草。一般一天一棵白菜能找到三四只蟲子,有綠色的、白色的,我也叫不上名字來。”經常在地里干活的劉振像敘述一件趣事一樣生動地描繪著,言談舉止中流露著對目前工作的喜愛。

  捐助 萬棵“膠白”送給最需要的人

  “我種了一輩子白菜了,還沒碰到過這么好的白菜。”8日中午,就在記者跟劉振攀談時,60歲的村民劉汝成從家中趕了過來。這位種了30多年膠州大白菜的農村人一看到眼前長勢喜人的大白菜,就忍不住贊嘆起來。
@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
  自從去年劉振的合作社成立以來,種地很拿手的劉汝成就成了劉振雇用的技術員,幫劉振帶著村民一起種白菜,雖然是自己親手種出的白菜,但對于這塊地里能長出這么好的白菜,劉汝成還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我自己家種了一畝白菜,但長得都沒這里的大。”劉汝成告訴記者,當時劉振的合作社準備在這塊荒地上種白菜的時候,每個村民都覺得這仨大學生在胡鬧,當時很多人都在看熱鬧,想看看這三個倔強的大學生是怎么失敗的,“村后邊這塊荒地上連果樹都長不起來,別說白菜了。但現在白菜長得這么好,村民都服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青島新源山洲藍莓專業合作社的成立,不僅讓劉振圓了大學夢想,也給村民帶去了額外的收入,除了給村里每年上交的地租外 ,劉振還要雇用大量村民,“忙的時候需要三四十人,閑的時候也需要十幾個人。而且我雇的是大于40歲的村民,外出打工對他們來說年齡不允許了,這里離家又近,而且是老本行,很多人愿意干。”劉振告訴記者,種地每年能給每個家庭帶來收入三四千元,而他付給每個人的工資,每月有一千四五百元。

  一年到頭都在合作社工作的崔學林每年能從合作社掙到15000元以上,今年50歲的崔學林以前在家附近的一個海帶絲廠打工,每年能掙7000多元。

  看著長勢喜人的大白菜,劉振心中有了更大的目標,“現在村里看到這個項目非常好,比較支持,而且鎮里也想讓我們做成一個農業示范基地,如果再加上國家的政策扶持,肯定會越做越大。”

  如今劉振的60畝膠州大白菜已經快長成,由于口感和品質好,接到了很多訂單,但看著這些長勢喜人的大白菜,劉振等人卻有了一個新的打算,那就是拿出1萬棵白菜回報社會,“在我們創業過程中,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我們就想把這第一茬白菜捐給有需要的困難群體。這1萬棵白菜至少有10萬斤,按照目前我們對外銷售的價格,價值約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