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用工荒 1800招不到服務員(圖)
齊魯人才
.
2014-01-14發布
臨近春節,在山東濰坊濰城區經營機械加工廠的代女士遇到了“用工荒”難題,她廠里的農民工因為提前返鄉,將她的生產計劃全部打亂了。面對即將來臨的春節業務旺季,她一籌莫展。而為了留住員工,她幾乎什么招都想了,還是沒啥效果。1月13日,山東省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科長王良斌向記者介紹,當前,濰坊市餐飲、建筑、家政、紡織、電子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用工緊缺呈現常態化。為此,不少企業采取了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等措施,極力挽留農民工。
“用工荒”之現象
1800元月薪招不到餐館服務員
1月13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濰坊市餐飲、建筑、家政、紡織、電子等行業面臨用工荒,1800元/月的工資已很難招到一名餐館服務員。據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濰坊市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面臨不同程度的用工荒。
13日上午,記者在奎文區院校街與濰州路路口附近的一家臨朐全羊店,看到整個餐館內就只有一個服務員,而且還是“老板娘”。據餐館老板劉先生介紹,他們已經有半年多沒有招到全職服務員了。“我一直在招服務員,以前月工資1500元,后來提高到1800元,現在1800元再加獎金,仍沒人愿意干。”劉先生說。
記者在城區轉了一圈發現,像劉先生這樣為招不到人發愁的餐飲業老板為數不少,很多餐館和酒店的門口都張貼著招聘啟事。劉先生說,雖然現在服務員工資提高了,可比起其他行業還是差一些。工作累,而且福利待遇很難保證,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排斥這行。
在濰坊市人力資源市場四平路人才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內張貼著上百份委托招聘的廣告,但廣告前比較冷清,來查看并應聘的務工人員并不多。
工人返鄉過年,老板不敢接訂單
在濰城區經營機械加工廠的代女士說,她廠里主要從事訂單生產加工,平時正常工作的工人有15名左右。2012年以來,生產形勢有所好轉,訂單也逐漸增多,公司有意招人擴大生產,但來了一撥人干了沒多久就離開了。進入今年1月份,來自日照的3名工人又提前回了家,生產計劃都被打亂了。
代女士告訴記者,她廠里的工人大部分是外地人,臨近春節,她提出加薪都不能留住工人。生產工序上人守一攤,一個加工件缺了道加工程序,后面的就沒法工作。所以這段時間她連客戶送上門的訂單都不敢接,生怕完不成任務。說起這些,代女士言語中透露著無奈。
“原來招人還要問問文化程度、看看專業,現在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就這樣還招不來人呢。”代女士說,“用工荒”還迫使廠里提高了工資標準,原先工人工資約2000元/月,現在都提高到2500元/月了。另外,對那些能介紹各自的老鄉到廠里上班的員工還會有單獨的獎勵。總之她想盡了一切辦法穩定生產隊伍,但是效果不大。
“用工荒”之分析
多因素疊加造成一些行業招不到人
據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科長王良斌介紹,遭遇用工荒的企業并不只餐飲行業,紡織、家政、建筑、電子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同樣面臨著招不到工人的問題。“這些工作要么是流水線作業、要么又臟又累,而且工資待遇還低,關鍵是這些工作大部分都沒有保險,工人說走就走,根本就不在乎,流動性太大,企業留不住人。”王良斌說。
王良斌表示,現在經濟發展水平與工資水平不太平衡,雖然這幾年工人的工資水平已經有所提高,但相對于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來說,一些行業的工人工資還是太低,很多工人對目前的待遇不滿意,期望能得到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待遇,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這些行業的用工荒。
昌樂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大隊長宋元民一直在關注著“用工荒”問題。宋元民告訴記者,農業產業化升級和城鎮化發展,使農村勞動力外出求職者數量減少。很多農民不出村鎮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再加上物價上漲,異地就工生活成本增加,家庭幸福指數降低,在家鄉方便子女就學、照顧老人等原因,很多農民不愿撇家舍業到外地求職過“候鳥生活”。另外,“返鄉潮”、“員工擇業要求高”、“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也是目前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認為“沒前途”“地位低”,而且餐館很難保證服務員的福利待遇,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排斥這個行業。
說“技工荒”更準確,技術型工人短缺
據王良斌介紹,這些年招聘市場上經常出現“用工荒”這個詞,其實“用工荒”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技工荒”。
“自2011年8月起,受我國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濰坊招聘市場上用工單位明顯減少,而求職者卻呈現越來越多的態勢,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用工荒’似乎不應該出現。”王良斌說,實際上,一些文職類的工作需求量并不大,應聘者卻擠破頭,而很多一線工人和技工技師類的工作崗位,明明需求量比較大,應聘者卻寥寥無幾,這也讓很多招聘企業萬般無奈。
在濰坊市人力資源市場四平路人才市場內,記者見到了中發科創節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王菲。她向記者介紹,單位提供的一些諸如會計、文員等工作求職者爆棚,可成品檢驗員、加工程序檢驗員、機械設備管理員等技術類崗位根本無人問津,這些崗位的薪酬待遇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可即使這樣還是招不到人。
濰坊沃爾特化學有限公司企業部經理付蘭香告訴記者,她們一上午共收到40多份簡歷,其中應聘統計員這個職位的竟達30多人,只有個別的人應聘操作工、電工、維修工等崗位,根本無法滿足公司的用人需求。
王良斌分析,當前的用工緊缺問題主要還是體現在供需失衡、結構性短缺和技術型工人缺乏上。而技術型工人的缺乏,更加劇了目前的招工難度。“現在咱們的城市建筑向著高、精、美的方向發展,對技術含量、科技含量和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筑業最缺的就屬技能型的農民工,‘用工荒’實際上就是‘技工荒’。現在帶證的工人最受歡迎,有技術的工人最受歡迎,而且他們的薪水非常高,一個普通的木工一個月拿6000元不成問題,會鋪地面磚的工人一天掙300塊錢完全沒問題。”一家建筑公司的負責人趙維本對記者說。
@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
“用工荒”之訴求
◎名詞解釋
新生代 農民工
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農民工。他們出生幾年以后就上學,上完學以后就進城打工,相對來說,對農業、農村、土地等觀念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他們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如今許多行業的從業大軍,已經漸漸被這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所占據,他們和自己的父輩有著不同的需求,那么如何在勞動力逐漸稀缺的局面下,留住這樣的群體,已經成為化解用工困局不能不面對的問題。
工作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
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在城區西外環與勝利西街交叉口通寶機械廠的加工車間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生產作業的李學軍。他今年才24歲,時髦的發型讓人一眼看去,感覺他不應該在這里工作,但是李學軍干起各項工作來都得心應手。
李學軍說,他在這里工作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留在城里,其實在壽光老家,還有好幾個蔬菜大棚,每年的收入也有3萬元。但是他不想再過父輩那樣的生活,想為自己而生活。他現在除了每天在車間里的時間,就是和朋友們一起吃飯、聊天,別看他只是一名工人,但是每月的工資也有3000元。這對于他一個外來務工人員來說,已經很高了。
這家工廠的負責人孫學軍告訴記者,面對這些“80后”“90后”工人,他有時候都想不明白,大約十年前他這代人外出打工時,說白了就是為了生存,為了掙更多的錢,以便養活父母和妻兒。但是這一代人他們生活得很瀟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積累工作經驗自己開公司當老板
王剛今年26歲,是城區一家裝修公司的業務員,已經有兩年的工作經驗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忙著出去跑業務。他告訴記者,自己現在在公司里雖不說十分優秀,但也是公司的一名骨干。近期公司拓展業務時,看他工作能力強肯吃苦,特別給他安排了一個辦公室。通過自己一年的努力,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來向他咨詢,讓他忙得不亦樂乎。
在王剛看來,自己代表的新生代農民工與上一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不會種地,掙錢也不僅僅是為了回到村里娶媳婦兒。他們比村里的老一輩農民工更想留在城市融入城市,比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他覺得裝修行業還是很有前途的,他打算在這家公司干上一段時間后自己開一家公司當老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數私有企業老板都面臨著一種尬尷的境地,就是員工流失率太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企老板說,他們也很希望員工能夠長時間留在企業里,但是現在的員工不這么想,只是把現在的工作單位當成一座平臺,等到自己羽翼豐滿的時候就立刻飛走。最讓他們擔心的是,有的員工自己開了加工廠之后,還把原單位的員工也挖走。短短幾年間,到過多個城市,做過多種工作,長的幾個月,短的幾天……目前,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出現了旅游式打工的現象。短工化已經成為新生代農民工打工存在的主要問題。一份調查顯示,“70后”農民工每份工作平均持續時間為4年,“90后”農民工每份工作平均持續時間僅為1年。
“用工荒”之應對
用人單位 用待遇感情環境事業留人
在高新區經營一家出口貿易公司的吳經理說,要留住好員工,那就是: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想留住好員工,提高他們的待遇是最基本的要素。就拿他們公司來講,吳經理堅持在招聘員工時,會對自己所在的行業用工的工資水平做一下了解,知道別的同行給員工發多少錢,只要自己的公司工資標準略高于同行的工資,招工時就會對求職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吳經理說,自己也是從打工者過來的,每次想起當時打工時老板對自己的那副嘴臉,氣還是不打一處來。所以他平時很注重聘用員工的訴求與感受,覺得感情投資有時比金錢投資更為有效!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吳經理把員工的辦公室裝修得和自己的辦公室一樣,空調、電腦等辦公用品一應俱全,只要不是到外地,公司都會派車送員工洽談業務。在談及“事業留人”方面,吳經理說,這是目前自己感到最頭疼的,不過他還是盡量多與員工交流,將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地與員工捆綁在一起。
勞動部門 構建配套的社會保障體系
記者從勞動部門獲悉,城市想要留下新生代農民工,需要因城而異、因地制宜地推行漸進式的戶籍制度改革。可以考慮逐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推進農民工在一些領域與市民同權。另外,要建立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利的政策扶持體系,特別是要解決好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構建符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網絡體系,落實工傷、醫療、養老等保險福利。
政協委員 讓農民工與市民平起平坐
濰坊市政協委員韓立紅認為,當前大量進城農民工只是實現了地域轉移和職業轉換,并沒有實現身份轉變,很少有機會充分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無法獲得與城市居民平等的社會保障和服務,在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各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因其身份或社會偏見等原因,難以與城市居民“平起平坐”。他們希望融入城市,卻無法對城市形成歸屬感,甚至面臨逐漸被邊緣化的問題。企業要想留下人,必須在這方面下功夫。
業內人士 想方設法提高工人工資待遇
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科長王良斌認為,企業要留住農民工,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工人的工資待遇,至少不能低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只有工資待遇提高了,工人才能真正安心在這里工作,畢竟工人最重要的就是養家糊口。其次,企業還要想辦法發展自己的4399免费视频,讓企業的員工心中時刻有信仰,把企業當成一個大家庭,學會凝聚人心,增強工人的歸屬感,工人認同4399免费视频和價值觀,自然就不會輕易離開。最后,王良斌認為企業還應給員工留出發展空間,這個空間包括薪酬方面、職稱方面,只有這樣員工在企業里才有奮斗目標和拼搏動力。“企業一定要學會使用好人才,對于一些特別優秀的人才要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獎勵措施,予以重用,不要讓員工覺得在你的單位里懷才不遇。”王良斌說。
“用工荒”之現象
1800元月薪招不到餐館服務員
1月13日,記者采訪了解到,濰坊市餐飲、建筑、家政、紡織、電子等行業面臨用工荒,1800元/月的工資已很難招到一名餐館服務員。據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濰坊市勞動密集型企業普遍面臨不同程度的用工荒。
13日上午,記者在奎文區院校街與濰州路路口附近的一家臨朐全羊店,看到整個餐館內就只有一個服務員,而且還是“老板娘”。據餐館老板劉先生介紹,他們已經有半年多沒有招到全職服務員了。“我一直在招服務員,以前月工資1500元,后來提高到1800元,現在1800元再加獎金,仍沒人愿意干。”劉先生說。
記者在城區轉了一圈發現,像劉先生這樣為招不到人發愁的餐飲業老板為數不少,很多餐館和酒店的門口都張貼著招聘啟事。劉先生說,雖然現在服務員工資提高了,可比起其他行業還是差一些。工作累,而且福利待遇很難保證,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排斥這行。
在濰坊市人力資源市場四平路人才市場,記者看到市場內張貼著上百份委托招聘的廣告,但廣告前比較冷清,來查看并應聘的務工人員并不多。
工人返鄉過年,老板不敢接訂單
在濰城區經營機械加工廠的代女士說,她廠里主要從事訂單生產加工,平時正常工作的工人有15名左右。2012年以來,生產形勢有所好轉,訂單也逐漸增多,公司有意招人擴大生產,但來了一撥人干了沒多久就離開了。進入今年1月份,來自日照的3名工人又提前回了家,生產計劃都被打亂了。
代女士告訴記者,她廠里的工人大部分是外地人,臨近春節,她提出加薪都不能留住工人。生產工序上人守一攤,一個加工件缺了道加工程序,后面的就沒法工作。所以這段時間她連客戶送上門的訂單都不敢接,生怕完不成任務。說起這些,代女士言語中透露著無奈。
“原來招人還要問問文化程度、看看專業,現在只要有身份證就可以。就這樣還招不來人呢。”代女士說,“用工荒”還迫使廠里提高了工資標準,原先工人工資約2000元/月,現在都提高到2500元/月了。另外,對那些能介紹各自的老鄉到廠里上班的員工還會有單獨的獎勵。總之她想盡了一切辦法穩定生產隊伍,但是效果不大。
“用工荒”之分析
多因素疊加造成一些行業招不到人
據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科長王良斌介紹,遭遇用工荒的企業并不只餐飲行業,紡織、家政、建筑、電子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同樣面臨著招不到工人的問題。“這些工作要么是流水線作業、要么又臟又累,而且工資待遇還低,關鍵是這些工作大部分都沒有保險,工人說走就走,根本就不在乎,流動性太大,企業留不住人。”王良斌說。
王良斌表示,現在經濟發展水平與工資水平不太平衡,雖然這幾年工人的工資水平已經有所提高,但相對于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物價水平來說,一些行業的工人工資還是太低,很多工人對目前的待遇不滿意,期望能得到更高的工資、更好的待遇,久而久之就造成了這些行業的用工荒。
昌樂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大隊長宋元民一直在關注著“用工荒”問題。宋元民告訴記者,農業產業化升級和城鎮化發展,使農村勞動力外出求職者數量減少。很多農民不出村鎮就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再加上物價上漲,異地就工生活成本增加,家庭幸福指數降低,在家鄉方便子女就學、照顧老人等原因,很多農民不愿撇家舍業到外地求職過“候鳥生活”。另外,“返鄉潮”、“員工擇業要求高”、“工作壓力大”等因素也是目前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認為“沒前途”“地位低”,而且餐館很難保證服務員的福利待遇,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排斥這個行業。
說“技工荒”更準確,技術型工人短缺
據王良斌介紹,這些年招聘市場上經常出現“用工荒”這個詞,其實“用工荒”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技工荒”。
“自2011年8月起,受我國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濰坊招聘市場上用工單位明顯減少,而求職者卻呈現越來越多的態勢,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用工荒’似乎不應該出現。”王良斌說,實際上,一些文職類的工作需求量并不大,應聘者卻擠破頭,而很多一線工人和技工技師類的工作崗位,明明需求量比較大,應聘者卻寥寥無幾,這也讓很多招聘企業萬般無奈。
在濰坊市人力資源市場四平路人才市場內,記者見到了中發科創節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王菲。她向記者介紹,單位提供的一些諸如會計、文員等工作求職者爆棚,可成品檢驗員、加工程序檢驗員、機械設備管理員等技術類崗位根本無人問津,這些崗位的薪酬待遇一般都在3000元以上,可即使這樣還是招不到人。
濰坊沃爾特化學有限公司企業部經理付蘭香告訴記者,她們一上午共收到40多份簡歷,其中應聘統計員這個職位的竟達30多人,只有個別的人應聘操作工、電工、維修工等崗位,根本無法滿足公司的用人需求。
王良斌分析,當前的用工緊缺問題主要還是體現在供需失衡、結構性短缺和技術型工人缺乏上。而技術型工人的缺乏,更加劇了目前的招工難度。“現在咱們的城市建筑向著高、精、美的方向發展,對技術含量、科技含量和建筑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筑業最缺的就屬技能型的農民工,‘用工荒’實際上就是‘技工荒’。現在帶證的工人最受歡迎,有技術的工人最受歡迎,而且他們的薪水非常高,一個普通的木工一個月拿6000元不成問題,會鋪地面磚的工人一天掙300塊錢完全沒問題。”一家建筑公司的負責人趙維本對記者說。
@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nextPage@
“用工荒”之訴求
◎名詞解釋
新生代 農民工
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農民工。他們出生幾年以后就上學,上完學以后就進城打工,相對來說,對農業、農村、土地等觀念不是那么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他們渴望進入、融入城市社會。如今許多行業的從業大軍,已經漸漸被這部分新生代農民工所占據,他們和自己的父輩有著不同的需求,那么如何在勞動力逐漸稀缺的局面下,留住這樣的群體,已經成為化解用工困局不能不面對的問題。
工作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生活
新生代農民工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在城區西外環與勝利西街交叉口通寶機械廠的加工車間里,記者見到了正在生產作業的李學軍。他今年才24歲,時髦的發型讓人一眼看去,感覺他不應該在這里工作,但是李學軍干起各項工作來都得心應手。
李學軍說,他在這里工作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留在城里,其實在壽光老家,還有好幾個蔬菜大棚,每年的收入也有3萬元。但是他不想再過父輩那樣的生活,想為自己而生活。他現在除了每天在車間里的時間,就是和朋友們一起吃飯、聊天,別看他只是一名工人,但是每月的工資也有3000元。這對于他一個外來務工人員來說,已經很高了。
這家工廠的負責人孫學軍告訴記者,面對這些“80后”“90后”工人,他有時候都想不明白,大約十年前他這代人外出打工時,說白了就是為了生存,為了掙更多的錢,以便養活父母和妻兒。但是這一代人他們生活得很瀟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積累工作經驗自己開公司當老板
王剛今年26歲,是城區一家裝修公司的業務員,已經有兩年的工作經驗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忙著出去跑業務。他告訴記者,自己現在在公司里雖不說十分優秀,但也是公司的一名骨干。近期公司拓展業務時,看他工作能力強肯吃苦,特別給他安排了一個辦公室。通過自己一年的努力,現在越來越多的客戶來向他咨詢,讓他忙得不亦樂乎。
在王剛看來,自己代表的新生代農民工與上一代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不會種地,掙錢也不僅僅是為了回到村里娶媳婦兒。他們比村里的老一輩農民工更想留在城市融入城市,比他們更懂得享受生活。他覺得裝修行業還是很有前途的,他打算在這家公司干上一段時間后自己開一家公司當老板。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數私有企業老板都面臨著一種尬尷的境地,就是員工流失率太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私企老板說,他們也很希望員工能夠長時間留在企業里,但是現在的員工不這么想,只是把現在的工作單位當成一座平臺,等到自己羽翼豐滿的時候就立刻飛走。最讓他們擔心的是,有的員工自己開了加工廠之后,還把原單位的員工也挖走。短短幾年間,到過多個城市,做過多種工作,長的幾個月,短的幾天……目前,在新生代農民工群體中出現了旅游式打工的現象。短工化已經成為新生代農民工打工存在的主要問題。一份調查顯示,“70后”農民工每份工作平均持續時間為4年,“90后”農民工每份工作平均持續時間僅為1年。
“用工荒”之應對
用人單位 用待遇感情環境事業留人
在高新區經營一家出口貿易公司的吳經理說,要留住好員工,那就是: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事業留人。想留住好員工,提高他們的待遇是最基本的要素。就拿他們公司來講,吳經理堅持在招聘員工時,會對自己所在的行業用工的工資水平做一下了解,知道別的同行給員工發多少錢,只要自己的公司工資標準略高于同行的工資,招工時就會對求職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吳經理說,自己也是從打工者過來的,每次想起當時打工時老板對自己的那副嘴臉,氣還是不打一處來。所以他平時很注重聘用員工的訴求與感受,覺得感情投資有時比金錢投資更為有效!良好的工作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吳經理把員工的辦公室裝修得和自己的辦公室一樣,空調、電腦等辦公用品一應俱全,只要不是到外地,公司都會派車送員工洽談業務。在談及“事業留人”方面,吳經理說,這是目前自己感到最頭疼的,不過他還是盡量多與員工交流,將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地與員工捆綁在一起。
勞動部門 構建配套的社會保障體系
記者從勞動部門獲悉,城市想要留下新生代農民工,需要因城而異、因地制宜地推行漸進式的戶籍制度改革。可以考慮逐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推進農民工在一些領域與市民同權。另外,要建立保障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利的政策扶持體系,特別是要解決好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構建符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網絡體系,落實工傷、醫療、養老等保險福利。
政協委員 讓農民工與市民平起平坐
濰坊市政協委員韓立紅認為,當前大量進城農民工只是實現了地域轉移和職業轉換,并沒有實現身份轉變,很少有機會充分享受到發展帶來的成果。新生代農民工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無法獲得與城市居民平等的社會保障和服務,在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各方面,新生代農民工因其身份或社會偏見等原因,難以與城市居民“平起平坐”。他們希望融入城市,卻無法對城市形成歸屬感,甚至面臨逐漸被邊緣化的問題。企業要想留下人,必須在這方面下功夫。
業內人士 想方設法提高工人工資待遇
濰坊市人力資源管理服務中心市場科科長王良斌認為,企業要留住農民工,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工人的工資待遇,至少不能低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只有工資待遇提高了,工人才能真正安心在這里工作,畢竟工人最重要的就是養家糊口。其次,企業還要想辦法發展自己的4399免费视频,讓企業的員工心中時刻有信仰,把企業當成一個大家庭,學會凝聚人心,增強工人的歸屬感,工人認同4399免费视频和價值觀,自然就不會輕易離開。最后,王良斌認為企業還應給員工留出發展空間,這個空間包括薪酬方面、職稱方面,只有這樣員工在企業里才有奮斗目標和拼搏動力。“企業一定要學會使用好人才,對于一些特別優秀的人才要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獎勵措施,予以重用,不要讓員工覺得在你的單位里懷才不遇。”王良斌說。
推薦閱讀
2023-04-13
2023-04-13
2023-04-13
2023-03-31
2023-03-31